新能源汽车之城“郑”崛起
发布日期:2024/11/11 20:35:54
浏览次数:
点赞数:
收藏数:
关注数:
【赞一个】 【举报】 【收藏】 【关注】
新能源汽车之城“郑”崛起□本报记者 王延辉 康亚飞郑州,这座“火车拉来的城市”如今瞄准了汽车产业新赛道,正被打上“新能源汽车之城”的新标签。
11月9日,郑州国际会展中心,河南汽车产业发展合作对接活动上,来自“政产学研用”各界的代表对接交流、寻求合作,为河南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汽车产业既是现代工业技术集大成者,也是公认的最能体现区域经济制造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汽车产业已经进入全新的智能网联时代。
抢抓机遇,乘势而上。近年来,河南将新能源汽车纳入重点培育的7个万亿级先进制造业集群、28条重点产业链,倾力打造全国领先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
汽车新赛道之上,正在跑出“河南速度”“郑州速度”。
目前,河南有17家整车生产企业、600余家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基本形成了从原材料到核心零部件再到整车、配套设备、物联网的完整产业链。尤其是郑州,集聚了7家整车企业、150多家配套企业,拥有国家级汽车工程技术中心、研发中心16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达到39家,汽车产能超260万辆、产量占全省的80%以上,产业规模超3000亿元。
“今年前三季度,郑州汽车产量69.12万辆、增速83.5%,新能源汽车产量36.17万辆、增速901.9%。预计全年整车产量超11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量接近70万辆。”郑州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郑州正在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研发和生产基地,力争2025年整车产能突破30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能超150万辆,整体产业规模达到5000亿元。
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看来,郑州抓住了历史机遇,新能源汽车产业呈蓬勃发展之势,这里环境好、潜力大,整车及相关配套企业可以放心投资、深耕。
数字安全企业来了,不少汽车新势力也来了,带着新款车型而来,也带着诚意和合作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