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市和硕钢管有限公司
更多>>
更多>>
更多>>
新闻中心

提高手术机器人可及性,单孔机器人领域能否走出另一个“达芬奇”?

发布日期:2024/11/17 21:18:31

浏览次数: 点赞数: 收藏数: 关注数: 【赞一个】    【举报】    【收藏】    【关注】 提高手术机器人可及性,单孔机器人领域能否走出另一个“达芬奇”?切开一个不到3厘米的单孔创口,不用输血,就能拿掉直径十几厘米的肿瘤。”天峰资本创始人关继峰向亿欧大健康指出手术机器人的优势所在。在他看来,人类必将会迎来更加舒适、高效、安全的手术服务。

事实上,自2015年达芬奇腔镜手术机器人在小玻璃瓶内展示葡萄皮缝合手术后,手术机器人便“飞入寻常百姓家”,以其更精准、更微创、更简便的优势被国人熟知,也被视为颠覆传统医疗与重构未来手术的关键要素。政策大力扶持,5G、AR、人工智能等基础技术的发展,为手术机器人带来更多迭代可能。

美敦力、强生、史赛克等国际医疗巨头纷纷布局医疗机器人赛道,国产企业也纷纷加入这一赛道,企图打破达芬奇一家独大的局面,手术机器人热度空前。据亿欧智库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9月,2021年医疗机器人赛道融资超过37起;单比融资超过亿的超过8家,超过80家投资方参与;其中,手术机器人领域的融资金额总数超过康复机器人与医疗服务机器人融资总和。

10月21日,全球医械巨头美敦力一则战略合作令北京术锐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术锐”)再次吸引广泛关注。据企业声明,双方将在技术研发、产品市场推广及落地应用等多个方面展开合作。美敦力为何瞄准了这家初创企业,与之牵手?

做颠覆者,而非追随者
提到手术机器人,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达芬奇。诚然,作为商业化最成功的机器人,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涉及2000余项专利包括多自由度手术机械臂、前端执行器械、三维影像视觉定位、人机交互等相关技术,直观外科公司构筑了深厚的市场和知识产权护城河,足以让后来创业者抓耳挠腮,不知从何下手。能否使用差异化技术路线,避开达芬奇的专利壁垒成为机器人企业所必须直面的第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