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客田镇:机械化奏响饲草丰收曲
发布日期:2024/11/17 21:05:20
浏览次数:
点赞数:
收藏数:
关注数:
【赞一个】 【举报】 【收藏】 【关注】
沿河客田镇:机械化奏响饲草丰收曲时下,在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客田镇客田社区的饲草基地里,只见农户们手持割草机,仿佛战场上的勇士,熟练而有力地在草丛中穿梭。割草机的刀刃飞速旋转,勾爪式装载机则像一个勤劳的搬运工,迈着稳健的步伐,将刚割下的一捆捆金银草收集起来,然后快速运往临时加工点。
在临时加工点,饲草收获机和打包机正紧张而有序地工作。收获机的巨大滚轮飞速转动,将送来的金银草瞬间粉碎成颗粒状,而打包机则像一双有力的大手,迅速地将粉碎后的饲草压缩、打包。不一会儿,一根根饲草就变成了一包包紧实的“饲草罐头”,整齐地堆放在一旁,等待着被运往需要它们的地方。
饲草基地负责人田继洪站在田边,脸上洋溢着喜悦和自豪。“利用机械化作业每天可收割饲草20亩,加工饲草70吨,是人工收割效率的2倍以上,平均每亩可以节省生产成本约60元。”他的声音在机器的轰鸣声中显得格外响亮。
客田镇分管农业的副镇长李刚也来到了现场,他望着忙碌的场景,满怀信心地说道:“今年来,镇里以客田社区为饲草产业示范区,采取‘村集体经济+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的模式,统筹村集体经济和财政衔接专项资金120万元,建设饲草加工厂1座,打造高产饲草示范基地200亩,购置一批饲草收割和加工设备,大幅提升了饲草加工效率和降低了饲草生产成本,有效调动了农户种植饲草的积极性,逐步带动全镇饲草产业高质量发展。”
回忆起过去,客田镇的饲草产业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早期,这里仅有饲草产业1000亩,种植和收储方式相对传统,效率低下,产业发展面临诸多困难。但随着村集体经济的融入和机械化作业的引进,局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